openh264是基于BSD协议,https://github.com/cisco/openh264https://github.com/cisco/openh264
可以自由使用。
https://artifacts.videolan.org/x264/
x264开源包,是基于GPL开源协议,这个不能用,
下载地址并提供编译包
openh264是基于BSD协议,https://github.com/cisco/openh264https://github.com/cisco/openh264
可以自由使用。
https://artifacts.videolan.org/x264/
x264开源包,是基于GPL开源协议,这个不能用,
下载地址并提供编译包
https://dzone.com/articles/crunch-time-10-best-compression-algorithms
1. LZ77
2. LZR
3. LZSS
4. DEFLATE
5. LZMA
6. LZMA2
4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/视频压缩算法
除了上面介绍的静态压缩算法,还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算法可供选择。
4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/视频压缩算法
除了上面介绍的静态压缩算法,还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算法可供选择。
1. 基于多层感知机的压缩算法
多层感知机(Multi-Layer Perceptron,MLP)技术使用多层神经元来获取、处理以及输出数据。它能够被应用到数据降维任务和数据压缩。首个基于MLP的算法于1988年被提出,目前已经被应用到:
MLP算法利用分解神经网络上一步的输出来确定最佳的二进制码组合。后面,使用预测技术优化这个方法。预测技术能够通过反向传播基于相邻数据来提升数据准确度。
2. DeepCoder — 基于视频压缩的深度神经网络
DeepCoder是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(CNN)的框架,它是传统视频压缩技术的替代。该模型为预测信号和残留信号使用单独的CNN。它使用标量量化技术和一个传统的文件压缩算法——霍夫曼编码——将编码特征映射到一个二进制流中。一般认为,该模型的性能要优于著名的H.264/AVC视频编码规范。
3. 基于CNN的压缩算法
CNN是分层的神经网络,通常用于图像识别和特征检测。当应用到压缩时,这些神经网络使用卷积操作来计算相邻像素点之间的相关性。CNN展示出了比基于MLP算法更好的压缩结果,提升了超分辨率下的性能以及减少了伪影。另外,基于CNN的压缩还提升了JPEG图像的品质,因为它减少了峰值信噪比(PSNR)和结构相似性(SSIM)。基于CNN的压缩通过使用熵估计法还实现了HEVC的性能。
4.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(GAN)的压缩算法
GAN属于神经网络的一种,它使用两个神经网络彼此竞争的方式来产生更精确的分析和预测。最早基于GAN的压缩算法于2017年被提出。这些算法的文件压缩比例是其他常见方法(如JPEG、WebP等)的2.5倍。你可以使用基于GAN的方法通过并行化处理来实现实时压缩。主要的原理是基于最相关的特征来压缩图片。当解码的时候,算法基于这些特征来重建图像。和基于CNN算法相比,基于GAN的压缩算法通过消除对抗损失能够产生更高品质的图像。
添加完报上述错误,该执行如何指令:
eval "$(ssh-agent -s)" >> /dev/null
ssh-add >> /dev/null
如果不将输出输至空设备或其它文件时,会导致SFTP无法登录。
第一种方法:在 vim ~/.bashrc文件尾部添加如下代码,可永久解决问题。
export SSH_AUTH_SOCK=0 #这样则可以永久屏蔽gnome-key的SOCK_AUTH_SOCK的干扰,此时执行ssh xxx@yyy.com时,则可以成功登录。
Qt的LocalSocket是基于PIPE实现的,且PIPE的缓冲区被设置为0。
为什么被设置为0呢?它文档说是数据在管道没有被关闭前取出,会导致数据丢失,故在创建时设置其缓冲区为0。那它是如何优化性能呢?它是利用OVERLAPPED_COMPLETION_ROUTINE的能力实现的。无限异步调用ReadFileEx(PIPE),当数据到达缓冲区后,取回数据又再调用,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取。写入数据呢?也是相似的方法。
那它与QTcpSocket混用是否会影响性能吗?在实际P2P模式压测试下,PIPE的传输效率为每秒5M字节左右,QTcpSocket为14M字节,这压测是在发送1M数据回复一个ACK然后再发送1M数据下取得的结果。
QTcpSocket虽效率高,但占用CPU也相应高,QLocalSocket虽然是低很多,但CPU占用低。
在实际的复杂的网络环境下,其也满足使用。
Qt的LocalSocket在Window中是基于Pipe实现的,而Linux中是基于UnixSocket实现的。
按说pipe的性能是不错的,但Qt比较坑,它的内部缓冲区是0,故形成一个阻塞操作,再加上是基于Event事件唤醒,性能整体就比较低下,没有Socket的高。
此事件的使用是与窗口消息共用同一个线程的,为了不影响其它消息的正常处理,它采用WaiForMutipleObject的方法,但等待时间为0,故会出现缓慢。
那Linux呢,是否可以使用呢?也不建议使用,原因是它的缓存只有64K,小数据传送,其效率是比较高的,但大数据传输时,就会出现阻塞的情况,这也影响的整体性能表现。
正则表达式如下:
^1([358][0-9]|4[579]|66|7[0135678]|9[89])[0-9]{8}$
目前匹配号段
中国电信号段
133、149、153、173、177、180、181、189、199
中国联通号段
130、131、132、145、155、156、166、175、176、185、186
中国移动号段
134(0-8)、135、136、137、138、139、147、150、151、152、157、158、159、178、182、183、184、187、188、198
其他号段
14号段以前为上网卡专属号段,如中国联通的是145,中国移动的是147等等。
虚拟运营商
电信:1700、1701、1702
移动:1703、1705、1706
联通:1704、1707、1708、1709、171
在Window中执行管道命令时,由于双引号或参数分割或合并的原因是无法执行的,例如以下这条命令:
cmd.exe /c netstat -ano|find “80”|find “62499”
也正因为Window的差异,故Qt提供了一个特殊函数:void QProcess::setNativeArguments(const QString &arguments)
具体执行如下:
#if defined(Q_OS_WIN)
QString cmd = QString("/c netstat -ano|find \"80\"|find \"%1\"").arg(port);
qDebug() << "onConnected" << cmd;
proc->setNativeArguments(cmd);
proc->start("cmd.exe");
#elif defined(Q_OS_MAC)
QStringList args;
args << "-c" << QString("netstat -nat|grep %1|grep 80").arg(port);
proc->start("/bin/bash", args);
#else
QStringList args;
args << "-c" << QString("netstat -ntp|grep %1|grep 80").arg(port);
proc->start("/bin/bash", args);
#endif
macro(qt5_generate_myrepc outfiles infile outputtype)
# get include dirs and flags
get_filename_component(abs_infile ${infile} ABSOLUTE)
get_filename_component(infile_name "${infile}" NAME)
string(REPLACE ".rep" "" _infile_base ${infile_name})
if(${outputtype} STREQUAL "SOURCE")
set(_outfile_base "rep_${_infile_base}_source")
set(_repc_args -o source)
elseif(${outputtype} STREQUAL "MERGED")
set(_outfile_base "rep_${_infile_base}_merged")
set(_repc_args -o merged)
else()
set(_outfile_base "rep_${_infile_base}_replica")
set(_repc_args -o replica)
endif()
set(_outfile_header "${CMAKE_CURRENT_BINARY_DIR}/${_outfile_base}.h")
add_custom_command(OUTPUT ${_outfile_header}
DEPENDS ${abs_infile}
COMMAND ${Qt5RemoteObjects_REPC_EXECUTABLE} ${abs_infile} ${_repc_args} ${_outfile_header}
VERBATIM)
set_source_files_properties(${_outfile_header} PROPERTIES GENERATED TRUE)
qt5_get_moc_flags(_moc_flags)
# Make sure we get the compiler flags from the Qt5::RemoteObjects target (for includes)
# (code adapted from QT5_GET_MOC_FLAGS)
foreach(_current ${Qt5RemoteObjects_INCLUDE_DIRS})
if("${_current}" MATCHES "\\.framework/?$")
string(REGEX REPLACE "/[^/]+\\.framework" "" framework_path "${_current}")
set(_moc_flags ${_moc_flags} "-F${framework_path}")
else()
set(_moc_flags ${_moc_flags} "-I${_current}")
endif()
endforeach()
set(_moc_outfile "${CMAKE_CURRENT_BINARY_DIR}/moc_${_outfile_base}.cpp")
qt5_create_moc_command(${_outfile_header} ${_moc_outfile} "${_moc_flags}" "" "" "")
list(APPEND ${outfiles} "${_outfile_header}" ${_moc_outfile})
endmacro()
qt5_generate_repc是不支持MERGED特性的,但命令行是已经支持了。故自定议qt5_generate_myrepc函数。
字符串为 < 和 > 在以前的键盘中,映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因此可能需要重新设备键位,解决不一致的问题。在老的键盘中,<和>两个字符是在同一个键上的,故在XDisplay中容易出现输入<却显示>的奇怪问题。
xmodmap -e ‘keycode 94 = comma less’